【台南。遊記】安平古堡 ─ 荷據時期古蹟巡禮。探尋遺跡真面目

Date:2016/9/16

從小學的歷史課本上,「熱蘭遮城(Zeelandia)」這個名字就不斷出現

隨著時代的更迭,它有了「王城」、「台灣城」、「安平城」,直到現在被稱為「安平古堡

但當你跟別人提起安平古堡

你對它的印象是什麼? 腦海中是不是浮現像置頂的那張照片一樣的畫面?

高高的紅磚城牆建立起的小碉堡 + 一座尖頂紅瓦的瞭望塔 = 安平古堡

是這樣嗎?? 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安平古堡坐落在白天熱鬧繁華的安平老街旁

非台南市民,一般全票50元

安平古堡內綠意十分盎然

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白色建築,現在是熱蘭遮城博物館

這棟建築的年齡在整個園區內算是”年輕的”

建於1891年,最初是清朝末年英國官員的住所,後來相繼成為過稅務司、歷史館、區公所、民藝館,最後才是現在的博物館

這裡,也是園區免費導覽的起點

裏頭不能拍照

介紹的是熱蘭遮城的歷史

還有安平這個地方的地形、當時貿易型態、安平這個地方的考古研究等等

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澎湖,作為東亞貿易基地

隔年,1623年來到安平,於「一鯤鯓」建立起熱蘭遮城

鯤鯓」即沙洲,早期漢人從海上遠看沙洲覺得像鯤魚的背,故名鯤鯓

當時荷蘭人在一鯤鯓建立熱蘭遮城主要用於方便貿易,但不久後就發現這兒的戰略位置不佳

於是在現今安平公墓的位置再蓋了一座重要的戰略碉堡 ─ 烏特勒支堡

那麼先來公佈這座紅磚城牆 + 瞭望塔的碉堡究竟是不是安平古堡吧!

都講成這樣了,答案當然不是囉!!!!!!

事實上,這座瞭望塔是整個園區內最年輕的,它是日治時期所留下的燈塔在1970年代改建而成的

瞭望塔周圍被蓊鬱的樹木包圍著

炎炎夏日,樹陰下成為大家休息納涼、抓寶打道館(?)的好地方

一旁有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炮台

登上瞭望塔的樓梯十分狹窄,但裡頭意外涼快

尤其在窗邊,涼風不斷吹進來,非常舒服

因為前些日子颱風來襲,瞭望塔上頭還有些積水

視野望出去十分遼闊,沒有高聳的摩天大樓

而是一片純樸平野

瞭望塔旁的建築,是安平古堡紀念館

館外那尊雕像,是當時荷據時期最後一位台灣長官 ─ 揆一

紀念館內除了整個熱蘭遮城的模型

還有幾幅熱蘭遮城、台江內海的畫作,而比較特別的是下圖右邊這幅

圖名是「范無如區訣別圖

是近代畫家顏水龍根據1810年代,荷蘭畫家 Jan Willem Pieneman 繪製傳教士安托紐斯‧亨布魯克(Anthonius Hambroek) 與女兒訣別的過程

而這名傳教士的名字台語發音是范無如區,我也不知道到底怎麼唸成這樣的

鄭成功當年攻下普蘭民遮城(今赤崁樓)後,范無如區被俘,鄭成功派他回熱蘭遮城勸荷蘭將士、人民投降

然而,范無如區回到熱蘭遮城後,卻告訴將士要抵抗到最後一刻,以榮耀上帝

「…我很清楚,我說這些話是在宣判我自己的死刑,但我絕不會因害怕而忘記我對上帝與公司的義務」范無如區這麼說到。

圖正中央的白髮老人就是范無如區,其中一位女兒拉著他的衣袖挽留,一位已經傷心的昏厥,被兩位侍女照顧著

范無如區右後方的兩個穿著中國服飾的是隨行的鄭氏官員

畫面中其他人,除了荷蘭人外,還可以看到一名應該是東印度公司在非洲俘虜的黑奴,亦隨著公司來到台灣,此刻也正挽留著牧師

好的,說了那麼久,目前看到的建築物都不是安平古堡本體

那究竟遺跡在哪??

答案揭曉:

沒錯,就是這座斑駁的城牆

他是貨真價實,最原始的熱蘭遮城牆面遺跡

現在是國家一級古蹟

這座牆面以三合土砌磚而成

在沒有水泥混凝土的年代,三合土就是接合劑,它是由糯米、糖、蚵殼製作而成

如今,牆的一面已經被樹木盤據攀附

牆面上還可以見到像下面這樣的一把剪刀形狀的東西

據說這也是荷蘭人引進,用來固定橫樑的鐵棒外部,稱為「壁鎖

它是利用鐵棒打入橫樑,以使磚壁與樑木緊緊接牢,下圖看到的是壁鎖外部為T型,有「鐵剪刀」之稱的壁鎖

其他還有S型、W型的壁鎖

另外也是當時遺跡一部分的,就是下面這口古井

是不是有點小小失望呢?

原來你常常聽到的安平古堡

如今只不過是一座城牆而已

雖然如此

但這座牆歷經了歷史的風風雨雨

承載了那段荷蘭人與鄭成功交火的歷史記憶

身在台灣這片土地,安平古堡是一個不容錯過,值得你來尋根了解這片土地歷史的好地方!


本文於2016/11/03入選ipeen網封面精選!!

景點資訊

安平古堡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

開放時間:08:30~17:30

票價:全票 50元,半票 25元(適用半票者:外縣市學生、軍警消防員、65歲以上、持志工服務證者),30人以上團體,全票 40元。


檢視較大的地圖

看完這篇想說些什麼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