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19/8/11、2024/7/5
三貂角是台灣本島極東,西班牙人 1626 年發現此地時命名為「聖地牙哥」
當地人變將「聖地牙哥」用台語音譯變成了「三貂角」
如今在山坡草地依舊能看到當年西班牙人建城堡的遺跡
一樣位在山坡上,至今屹立不搖的,是 1935 年完工,已經快 90 歲的三貂角燈塔
三貂角燈塔是太平洋航道上重要的指引,有台灣的眼睛之稱
白天時,欣賞純白燈塔與週邊建築
晚上時,若是清朗無雲的天空,這裡也是北部難得的觀星地!!

三貂角燈塔基本資訊
地址: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馬崗街 38 號
電話:02 2499 1300
開放時間:09:00 ~ 18:00(4/1 ~ 10/31);09:00 ~ 17:00(11/1 ~3/31),每週一內部整理不開放
門票:免費參觀
交通方式:
- 搭乘台灣好行綠 19(礁溪至馬崗),於「馬崗(三貂角燈塔)」,沿步道步行約 15 分鐘。
- 搭乘台灣好行黃金福隆線 856(瑞芳火車站往馬崗),於「馬崗」下車,沿步道步行約 15 分鐘
- 自行開車可直接開至燈塔前的免費停車場
晝 ─ 白色系三貂角
三貂角燈塔
2019/8 月,在白天初訪了三貂角燈塔
三貂角燈塔面海部分為圓弧形,內部是展示館
塔高有 16.5 公尺,是典型頂層有環繞陽台的設計,為北部唯一開放給民眾參觀的燈塔
展示館內陳列全國燈塔分布圖、燈塔郵票、燈塔燈具零件、模型等等

燈塔內的展示館 ↓

燈塔周圍是一片漂亮的草地,搭配藍天、純白燈塔,頗唯美的
這裡是台灣最東邊,也是每天台灣最早迎接第一道曙光的地方
蠻多人喜歡來追日出

燈塔的燈器為三等煤油白熱燈,每 28 秒連閃白、紅光兩次
有紅色分弧指示龜山之方位
二戰時曾被炸壞,1946 年修復後重新指引船隻們的方向

雷達台&教堂
除了燈塔之外,這邊還有兩棟顯著的建築物
一棟是民航局三貂角雷達台,外觀造型就是一顆球 XD
另一棟原本是堆放燈塔燃油的倉庫
現在燈塔不燒煤油後,2010 年以教堂型的圓拱、加上彩繪玻璃,打造成類似歐式教堂的建築
所以,就被稱為了「三貂角教堂」,內部目前不開放
右為雷達台,左為三貂角教堂 ↓

停車場前的廣場,以愛情為主題的裝置藝術、純白圓頂小涼亭等等
都讓人彷彿置身地中海沿岸,是許多偶像劇、婚紗取景地
天空藍、造景美,拍起來就是很有異國感
當然,除了拍照外也別忘欣賞一下蔚藍的太平洋,心曠神怡!



從停車場的圓頂涼亭旁,有步道通達山腳下馬崗漁港附近
恩… 想想我是開車上來,如果走下去還要走上來
在這熱得要命的酷夏,還是不要想不開好了
走個一小段,沿路看看濱海植物、遠望太平洋就夠了!


步道旁的牽牛花 ↓

夜 – 三貂角星空銀河
三貂角燈塔&雷達塔前廣場
時隔五年,2024 年夏天夜晚
履行了先前的承諾,一定會在天氣吳雲的晚上再訪
看看是否能在光害較少的三貂角拍到銀河!!
自台二線轉入往燈塔的路後,路燈全無,一下子進到了無光世界
途中會經過先人的領域,膽小的人請結伴同行
週五的晚上,抵達燈塔的停車場,已經滿是觀星的人潮
風向為南風,風勢頗大,暖暖黏黏的
幾乎高清無雲的夜空,八點半的銀河正以 45 度角斜掛在天空
位置目前正好在教堂 & 雷達塔之間 ↓
雷達塔跟燈塔的亮度都偏高
既是優點又是缺點
優點是美化了地景的豐富度,缺點就是成為了現場的嚴重光害
停車場前的草地上,有好幾隻羊咩咩造型的椅子
抓好角度當前景,就好像牠們也正抬頭欣賞著璀璨星空
三貂角極東觀景台
從教堂旁的空地,有一條林間小徑通往三貂角極東觀景台
這條路上也有好幾個不錯的欣賞點
首先是步道下來沒多久,燈塔從旁邊的樹叢探出頭
燈塔之光,與銀河相伴 ↓
角度稍往右一些,可帶到三貂角燈塔的塔頂 ↓
步道緩坡向下,慢慢朝濱海高地的邊緣前進
觀景台就在這片高地崖邊之處
燈塔越來越遠,像是山坡上的燭光,旁邊的雷達塔有夠像哆啦A夢
從觀景台上的角度,海面遠方拍的到龜山島!!(下圖六點鐘方向,海與陸地相交的位置)
開始時不時有薄雲出現
好在來得快去得快,看曝光 25 秒的雲軌移動距離頗長
下面這張銀心旁的長光影,不知道是流星還是飛機
本次同行的大學同學銀河好夥伴
目前他出席的銀河現蹤率 100%,但今天到場才發現沒帶腳架,傻眼 XD
銀河躲進雲後與忘記帶腳架的天兵同學 ↓
約莫接近子夜,銀河已快接近垂直
今天也拍的心滿意足了!! 走之前的最後一張,燈塔與雷達塔後方的觀景台 ↓
我也要去白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