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2024/12/06 ~ 2024/12/07
北歐旅程的尾聲,我們有兩天的時間在丹麥的首都 ─ 哥本哈根(København)
因為安徒生的關係,讓這座城市充滿童話色彩
許多景點也都跟這位童話大師有關
包括長堤公園的小美人魚雕像、市政廳旁的安徒生雕像、新港的安徒生故居等等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閱:
- 【丹麥。遊記】哥本哈根長堤公園(Langelinieparken) ─ 安徒生童話小美人魚雕像。紀念柱/吉菲昂噴泉與聖阿爾班教堂
- 【丹麥。遊記】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Rådhuspladsen) ─ 百年市政廳。安徒生雕像凝望靈感泉源
- 【丹麥。遊記】哥本哈根運河遊船 ─ 新港(Nyhavn)出發1小時水上環遊。水岸餐廳酒吧熱鬧市集/安徒生故居
這篇分享的是哥本哈根比較有歷史感的一面
第一天我們其實就已分別短暫走訪了克里斯蒂安堡宮(Christiansborg Slot)、哥本哈根市政廳(Københavns Rådhus)與新港(Nyhavn)週邊
第二天在傍晚前往機場前,我們行程先再去市政廳週邊逛
之後再坐車前往新港週邊逛,時間差不多後再去機場
但市政廳與新港其實相距不遠,約半小時步行距離
於是我們決定在哥本哈根市政廳下車後,不再集合隨車去新港
而是沿路慢慢品味哥本哈根最古老的市中心地帶,在新港約定的時間與其他團員會合
把握在北歐的最後一點時間,我想我會懷念 12 月初的北歐冰寒空氣
哥本哈根市景 ↓

哥本哈根概述與散步地圖
哥本哈根最早的人居紀錄可追溯至 11 世紀初
以港口、漁獲資源吸引了商人、漁民聚集,有了基本的城鎮雛形
城市之名來自 12 世紀史學家的著作,當時丹麥語拼音為「Købmandens Havn」,意思是「商人的港口」
1167年,阿布薩隆(Absalon)主教在城堡島(Slotsholmen)建立了克里斯蒂安堡宮的前身 ─ 哥本哈根城堡(Københavns Slot)
這年被認為是哥本哈根的建城年份
隨著漁業貿易蓬勃發展,城市往北部擴張
15 世紀初,哥本哈根成為丹麥的首都
16 世紀 ~ 17 世紀,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位時期,哥本哈根獲得巨大的發展
建立了兵工廠、股票交易中心、成立丹麥東印度公司、建設克里斯蒂安港區(Christianshavn)等等
18 世紀,哥本哈根發生了兩次大火,城市中心的老城遺跡大多被摧毀
19 世紀初的哥本哈根則多深陷在戰火之中,戰後迎來了一段文化創造的「丹麥黃金時代」
新住宅區建立、港口擴建、引入電力系統、電車系統,人口成長快速

20 世紀初,哥本哈根已經成為繁榮的工業城市與政治中心
隨 2000 年時哥本哈根與瑞典馬爾默間的松德海峽大橋(Øresundsbroen)完工
兩座城市的連接造就了北歐最大的城市群
而事實上我們這兩天下榻的飯店就在馬爾默,每天過這座大橋從瑞典跨進丹麥
目前哥本哈根都會區人口大約 200 萬人
2008 年,哥本哈根被《Monocle》雜誌評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
近年腳踏車成為城市的一大特色,人手一台,是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
我們這兩天漫步的區域如下圖,基本上是哥本哈根被稱為中世紀城(Middelalderbyen)的區域
最古老、最有歷史的區域

拜訪哥本哈根與北歐各國,你可能還會感興趣的:
- Booking:哥本哈根酒店預訂推薦
- KKDay:哥本哈根 – 趣伏裡公園門票
- KKDay:丹麥|哥本哈根機場 CPH至哥本哈根市區|專車接送中文司機
- KKDay:北歐四國火車通行證 Eurail Scandinavia Pass
- KKDay:歐洲網卡|Vodafone 歐洲多國上網SIM卡|台港澳寄送、機場領取
哥本哈根中世紀城散步分享
城堡島的伯特爾‧托瓦爾森聖誕市集(Thorvaldsens Plads Christmas Market)
我們第一天中午吃飯前,先來路過一下哥本哈根的權力之島 ─ 城堡島(Slotsholmen)
自中世紀以來,這裡就被公認為丹麥政府中心
下車的地點在伯特爾‧托瓦爾森聖誕市集(Thorvaldsens Plads Christmas Market)旁
聖誕市集的名字「伯特爾‧托瓦爾森」是這座市集所在的廣場之名
而廣場名源自於旁邊的藝術博物館,展出雕塑家伯特爾‧托瓦爾森的作品

這個市集從 11 月初持續到聖誕節前夕
11:00 左右營業到 19:00(週五週六到 20:00)
市集不大,攤位都是小木屋的造型
賣聖誕裝飾、北歐精靈娃娃、在地小吃如煙熏肉串、起司、麵包之等等



當然,少不了聖誕市集一定有的熱紅酒
三五好友買好熱紅酒後,可以在市集內的公共用餐區啜飲
用餐區的小亭子橫樑上,會安裝電熱器
讓你在冰冷的空氣中感受到一絲絲溫暖

這趟旅程一路喝過許多地方的熱紅酒後
這裡的熱紅酒應該是我最不喜歡的… XD
酒精幾乎沒有揮發,酒味還是很重

另外這個聖誕市集應該是聖誕裝置藝術相對多的一個市集
有鑲滿愛心造型的大型耶誕樹
旁邊有金色的麋鹿燈飾、純白聖誕老公公雪橇等
可惜中午左右來,看不太出點燈之美



克里斯蒂安宮(Christiansborg Slot)
這裡之所以會被稱作「城堡島」,得名於聖誕市集旁不遠處的皇宮─ 克里斯蒂安宮(Christiansborg Slot)
它的前身是 1167 年由丹麥大主教阿布薩隆建立的阿布薩隆城堡(Absalon’s Castle)
因該城堡的完工,使全島稱為「城堡島」
14 世紀時,阿布薩隆城堡被漢薩同盟拆除,重建為哥本哈根城堡(Københavns Slot)

一直到 1794 年大火燒毀城堡前,這裡都是丹麥國王的主要居所與政府中心
簡單來說,你可以稱這裡為哥本哈根的舊皇宮
現在看到的宮殿是 1907 年重建,歷經 20 年才完成的巴洛克式建築

宮殿前的廣場,騎著駿馬意氣風發的青銅雕像
是 19 世紀的丹麥國王腓特烈七世(frederik VII),他是最後一個專制統治丹麥的君主
1849 年他修憲法、簽署成立丹麥議會,確立了丹麥的君主立憲制

目前中央政府、丹麥議會、首相辦公室、最高法院都在克里斯蒂安宮這裡
是全球唯一一座同時容納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機構的建築
屬於克里斯蒂安宮建築一部分的丹麥最高法院 ↓

阿馬林堡宮(Amalienborg)
短暫停留城堡島,準備前往午餐餐廳
餐廳位置就在新皇宮 ─ 阿馬林堡宮(Amalienborg)附近
它在克里斯蒂安宮被燒毀後,成為新皇宮至今
有趣的是,最初建造阿馬林堡宮時,根本不是為了讓它成為皇宮
建造者丹麥國王腓特烈五世(Frederik V)原本是為了這個區域的街區規劃而建
規劃入住的是幾個貴族家庭
沒想到 1794 年舊皇宮被燒毀,皇室於是陸續買下阿馬林堡宮的四座建築,成為了新的皇宮
阿馬林堡宮廣場中央的雕像,即規劃建造者丹麥國王腓特烈五世,是法國雕塑家雅克·沙利雅克·沙利(Jacques Saly)之作 ↓


阿馬林堡宮由四座洛可可風格的宮殿組成,建築群包圍出了中央的八角形廣場
四座宮殿原本都有自己的名字:
毛奇宮(Moltke’s Palace)、萊維佐宮(Levetzau’s Palace)、布羅克多夫宮(Brockdorff’s Palace)、沙克宮(Schack’s Palace)
後來全面改成歷任丹麥國王之名:
克里斯蒂安七世宮、克里斯蒂安八世宮、腓特烈八世宮、克里斯蒂安九世宮
現任的丹麥國王腓特烈十世及皇后,住在腓特烈八世宮(原布羅克多夫宮)內


阿馬林堡宮有皇家衛隊全天候守衛
衣著與英國的皇家衛兵很像,紅色制服搭配毛茸茸的黑高帽
每天正午 12:00 左右會有換崗儀式
我們這天剛好遇到外賓來訪的樣子,除了皇宮前皇家護衛隊整齊站了一排之外
還有非常大陣仗的持槍護衛隊沿路開道直搗皇宮


我們的午餐餐廳位在阿馬林堡宮西南側方向,正對著二戰旗時間在位的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Christian X)雕像
雕像後方是一排公園綠園道,在這條廊道的左側區域
有非常多國家的大使館分布在此,包括臺灣的駐丹麥代表處也在這裡唷


綠廊道右側的一座巴洛克風格教堂 ─ 加尼森教堂(Garnisons Kirke)
不負哥本哈根的尖塔之城盛名,它擁有著尖頂的鐘塔
教堂 300 多年的歷史間,經多次翻修改建,不過主體大致維持了 1706 年完工之初的樣貌

腓特烈教堂(Frederiks Kirke)
與阿馬林堡宮相望的洛可可風格教堂,便是腓特烈教堂(Frederiks Kirke)
它又被稱為一個比較通俗的名字:大理石教堂(Marmorkirken)
它是一座教區教堂,也被稱為福音路德教會
1749 年設計後開始興建,中間卻因資金不足荒廢
直到 150 年後的 1894 年才完工
設計 → 停工 → 多年後完工,這過程與臺北某知名建築的宿命好像挺像的


我們在新港遊船結束後,傍晚時的自由活動時間來進到腓特烈教堂參觀
不用門票,參觀只有一個要求:保持安靜
腓特烈教堂擁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中最大的教堂穹頂,跨度達 31 公尺
穹頂呈羅馬巴洛克風格,曲線優美,有著精美的壁畫
內容畫的是是耶穌的 12 門徒
其設計與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穹頂非常類似,可能是設計靈感來源


教堂內安靜、肅穆、莊嚴,大家都靜靜的找個位子禱告、冥想
靜到連針掉到地上應該都聽得很清楚
即使你不信教,也可以在這樣的氛圍中找到內心的平靜

在略昏暗的燈光中,也能感受教堂內部的神聖
並可欣賞精美的雕刻、華麗的裝飾等
聖壇上的大十字架 ↓

教堂的管風琴 ↓

斯楚格街(Strøget)到安徒生聖誕市集(H.C Andersen Jule marked)
哥本哈根的第二天,我們從市政廳廣場出發,往新港方向步行
首先沿著斯楚格街(Strøget)向東北方前進
這條長 1.1 公里的徒步街道,是丹麥最古老的購物大街之一
連結市政廳廣場與國王新廣場,剛好是我們散步路線的起點與終點
自 1962 年起規劃為無車徒步區,街道兩旁的建築多建於 19 ~ 20 世紀初
最古老的甚至可追溯到 17 世紀初
人潮洶湧,堪比臺灣過年時的年貨大街

擁擠感直到哥本哈根舊廣場(Gammeltorv)時,人潮才稍微分散開來
廣場上有一座 1608 年建造的古老噴泉 ─ 卡里塔斯噴泉(Caritasspringvandet)
中間的雕像是一位懷孕的母親抱著孩子,表現著愛與善良 ↓

轉頭一看,廣場另一側竟然是個聖誕市集
意外的又發現了哥本哈根另一個與安徒生有關的景點
這個聖誕市集以他為名,稱安徒生聖誕市集(H.C Andersen Jule marked)
據說每個攤位都以安徒生的童話故事為名
但我看攤位招牌大多只有寫賣的東西,看不太出來攤位名


市集內賣聖誕裝飾、禮品、珠寶、皮毛、熱紅酒、甜甜圈、馬鈴薯片、麵包等等
走著走著,你可能就會巧遇安徒生…的仿真模型(會動的噢!!)

市集盡頭有聖誕老人小屋,聖誕老公公在這裡等你來跟他合照 ↓

聖母教堂(Vor Frue Kirke)
逛完安徒生聖誕市集,我們往西北方向繞去哥本哈根大學(Københavns Universitet)看看
途中會先經過一座離哥本哈根舊廣場不遠的教堂 ─ 聖母教堂(Vor Frue Kirke)
它是一座路得宗主教座堂
外觀乍看有種既視感,想了 5 秒鐘,阿!! 怎麼有高雄 85 大樓的感覺?!

聖母教堂的歷史可追溯到 1187 年,由阿布薩隆大主教主持修建
歷經多次災難,火災、雷擊、拿破崙戰爭的炮火等,重建了好幾次
現在看到的樣貌是 1829 年完工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建築長 83 公尺、寬 33 公尺,鐘塔高 58 公尺,內有四口教堂鐘
比起這兩天在城市內看到的巴洛克風加尼森教堂、洛可可風腓特烈教堂
新古典的聖母教堂外觀樸素許多,沒有太多華麗的裝飾

從遠處望聖母教堂的鐘塔 ↓

哥本哈根大學(Københavns Universitet)
聖母教堂與哥本哈根大學僅僅一條路之隔,繞過教堂即看到大學校區
哥本哈根大學建立於 1479 年,是丹麥最古老的大學
現有六大學院、36 個系所,接近 4 萬名的學生
六大學院包括健康與醫學科學學院、人文學院、法學院、理工學院、社會科學院及神學院
大學主樓 ↓

這座歷史悠久的頂尖大學,截至 2022 年已孕育出 10 位諾貝爾獎得主
另有至少 24 位丹麥總理、1 位聯合國大會主席
這輩子應該沒機會來這裡唸(也申請不上),路過感受一下已滿足

圓塔(Rundetårn)與三一教堂(Trinitatis Kirke)
沿著校園往北走,看到一座圓筒形高塔
上方有付費觀景台,其實蠻想上去一探究竟
但礙於排隊的人潮不少,怕時間來不及,只能放棄了…
這座圓塔(Rundetårn)與旁邊的三一教堂(Trinitatis Kirke)是一體的
在 17 世紀時,它們都屬於哥本哈根大學的一部分

當時天文學蓬勃發展,為了給丹麥的學者們精進天文學
並提供大學的學生一個教堂、大學圖書館
於是 1637 年開始建造圓塔作為天文台使用,並結合三一教堂 + 大學圖書館,歷時 5 年完工

1728 年時,三一教堂歷經一場大火而受損
1731 年完成重建,大致為現在的北方哥德-巴洛克風格
外觀上也是相對低調樸素的教堂

三一教堂的周圍原本是一片墓地,18 世紀的兩位丹麥詩人約翰內斯(Johannes Ewald)與約翰(Johan Hermann Wessel)長眠於此
然而墓地在 1795 年的大火幾乎消失殆盡
1870 年時,人們發起為這兩位詩人建立紀念碑
1879 年完成揭幕,紀念碑基座設計成類似石棺造型,側面浮雕著兩位詩人頭像
這個季節,紀念碑後面一棵巨大的禿樹,好像增添了幾分墓地的陰涼感…

羅森堡花園(Kongens Have)與羅森堡城堡(Rosenborg Slot)
看著 GoogleMap,往北走有一大片公園及一座城堡
位置大概就在新港的西側不遠處
決定走到公園看看後,就往右轉朝我們的終點新港前進
途中經過與新港旁的木屋群建築風格極像的彩色屋 ↓

羅森堡宮花園(Kongens Have)在丹麥語的字面意思是「國王的花園」
1606 年由當時的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建造的私人花園
1710 年起,花園轉向對民眾開放
目前是哥本哈根市中心最古老、遊客最多的公園
公園有兩條斜向的椴樹大道,被稱為騎士之路(Kavalergangen)與女士之路(Damegangen)
冬季樹蕭瑟感滿滿的椴樹大道 ↓

公園內有著幾座歷史建築,包括皇家衛隊兵營
以及大量的雕像、紀念碑等,雕像主題有些或許有些暴力
如騎在馬上的騎士,正要刺殺攀上馬身之蛇的雕像 ↓

花園裡本來有一個小屋,1624 年擴建成現在的羅森堡城堡(Rosenborg Slot)
城堡之名的丹麥語,前面是「Rose」,所以有時也被翻譯成「玫瑰城堡」
採用荷蘭文藝復興風格建造,原本作為皇室夏日避暑的城堡
1838 年後開始對外開放

國王新廣場(Kongens Nytorv)
旅程即將結束,我們慢慢往集合地點國王新廣場(Kongens Nytorv)前進
1670 年由國王克里斯蒂安五世規劃城市的擴大而建
現在廣場中央騎著買的雕像,就是克里斯蒂安五世
12 月的國王新廣場成為溜冰場,圍繞著公園中央的克里斯蒂安五世雕像
下圖雕像正後方被景建築現在是法國大使館 ↓

傍晚時,廣場也有小型的聖誕市集可以逛
每年約 11 月初開幕,持續到聖誕節前夕 ↓

廣場週邊還有幾座唯美的歷史感建築
廣場東南側,有 1874 年建成的丹麥皇家劇院(Det Kongelige Teater)
它最早的雛型是 1748 年的老劇院,現在看到的樣貌已經是歷經好幾次重建的結果

現在的劇院一樓有三個拱形入口,二樓外觀設計成有古希臘柱風格的陽台
古希臘柱支撐出三個拱形,與一樓的三個拱形入口相輝映
陽台上方的穹頂很唯美,建築頂部則有一匹飛馬雕塑,

建築前方有左右護法雕像
它們分別是劇作家亞當·奧倫施萊格(Adam Oehlenschläger)
以及有著丹麥文學之父稱號的劇作家兼哲學家兼詩人路德維格·霍爾伯格(Ludvig Holberg) ↓

劇院左側,有一座塔樓式的建築,下方還有拱形通道
它被稱為「Stærekassen」,字面意思是「椋鳥鳥巢盒」,源自它像盒子般的造型
現在多用「新舞台(Ny Scene)」來稱呼它
1931 年落成,是皇家劇院的舞台之一 ↓

廣場南側,像宮殿又像復古大飯店的建築
是丹麥的連鎖百貨公司「Magasin」,丹麥共有七間分店
此處是 Magasin 旗艦店,晚上點燈後顯得光鮮亮眼

北歐行至此到一個段落,帶著不想回去上班的心情
踏上歸途
Goodbye,北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