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4/12/04
昨天逛了奧斯陸市中心,就覺得這城市處處都是雕像
今天上午的行程更是把雕像看好看滿,前往奧斯陸著名的景點之一:
維格蘭雕塑公園(Vigelandsparken)
它屬於奧斯陸最大的公園 ─ 弗羅格納公園(Frognerparken)的一區
雕塑公園約佔其中的 80 英畝,每年有超過百萬人次的遊客到訪
大概就像是紐約中央公園般的存在
維格蘭雕塑公園正門由五座大門、兩座小門和兩座銅頂門樓組成,都裝飾有風向標
正門從 1926 年開始設計,並於 1942 年建成 ↓
維格蘭雕塑公園資訊
地址:Nobels gate 32, 0268 Oslo, 挪威
電話:+47 23493700
開放時間:全年無休,24 小時開放
門票:免費參觀
交通資訊:
- 可搭乘 12 號或 15 號電車於「維格蘭雕塑公園(Vigelandsparken)」站下車
- 可搭乘 12N 路線或 20 路線公車於「維格蘭雕塑公園(Vigelandsparken)」站下車
拜訪挪威與北歐各國,你可能還會感興趣的:
- KKDay:【專屬包車】挪威奧斯陸往返卑爾根峽灣三日遊・中文司機
- KKDay:北歐四國火車通行證 Eurail Scandinavia Pass
- KKDay:歐洲網卡|Vodafone 歐洲多國上網SIM卡|台港澳寄送、機場領取
- KKDay:挪威|奧斯陸峽灣郵輪遊船之旅
前身 – 弗羅格納莊園(Frogner Hovedgård)
弗羅格納公園的前身是奧斯陸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農莊之一 ─ 弗羅格納莊園(Frogner Hovedgård)
中世紀,這片土地大部分為教會財產,直到 1532 年被王室沒收
1750 年代,莊園主人漢斯‧雅格布‧謝爾(Hans Jacob Scheel)建造了丹麥鄉村風格的莊園主樓
1790 年挪威首富伯恩特‧安克(Bernt Anker)買下莊園,並擴建了主樓
1836 年的新莊園主本傑明‧維格納(Benjamin Wegner),對主樓進行了重建
1896 年,奧斯陸市政府買下了莊園,將這片莊園規劃成休閒、運動公園
原本的莊園主樓,現在成為奧斯陸城市博物館(Oslo Bymuseum)
位置在弗羅格納公園的西南側,從公園正門進來後的左手邊邊陲地帶 ↓
今世 – 維格蘭雕塑公園
雕刻家 – 古斯塔夫‧維格蘭(Gustav Vigeland)
公園以雕刻品的作者古斯塔夫‧維格蘭(Gustav Vigeland)為名
他生於 1869 年,是 20 世紀初挪威雕塑界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章的設計者
1921 年時,因為奧斯陸市政府徵收了維格蘭的房子與土地,用以建造市立圖書館
維格蘭則獲得市政府免費提供的新屋供其居住與工作
但作為交換,他需要把之後的所有作品捐給這座城市
於是,才有了現在維格蘭雕塑公園內的 212 做青銅、花崗岩雕塑作品
作品皆以人為主題,展現了人生不同階段、喜怒哀樂的樣態
公園入口右側的古斯塔夫‧維格蘭雕像 ↓
林蔭大道
接下來我們就好好來逛一下雕塑公園
從大門一進來,是一條康莊大道,一路通到最底的生命之環
兩側種有一整排對稱的樹林,以入口廣場的耶誕樹為中心對稱線
春夏之際,樹葉蔥鬱之時,這兩排樹應該會成為一條美麗的林蔭大道
但現在 12 月寒冬時節,嚴格說起來是枯木林道,備感蕭瑟
走在枯木林道,朝雕塑公園第一個主題區「生命之橋」前進
這一段走起來就好像拜訪日本大型神社時,進了鳥居後到神社主殿前的道路
讓你整理好心情,準備迎接雕刻作品帶給你的人生醒悟
現在時刻是早上 10:30 左右,12 月的奧斯陸剛「日出」不久的時刻
好好欣賞一下耀眼冬陽的金光穿透光禿樹林,感受其難以扭轉冰寒空氣的微絲溫暖
生命之橋(Broen)
生命之橋(Broen)全長 100 公尺,寬 15 公尺
是連接噴泉與林蔭大道的橋樑,跨越公園的湖泊
橋的兩側有 58 座青銅雕塑,這批作品約完成於 1925 ~ 1933 年間
是公園內最早完成的一批作品
雕塑描繪了各年齡層人物形象,有兒童、婦女、男子
到戀人母子、父子、朋友間的互動形象等
展現親情、七情六慾及對生活的熱情
橋上的作品,新生兒與感覺很歡愉的父母們 ↓
橋上的作品,兩個像是賽跑要衝過終點線的青少年 ↓
橋上的作品,到底是在嬉戲還是在打架? 怎麼有點像在過肩摔 ↓
這座橋上最具人氣的作品,是憤怒的小男孩(Sinnataggen)
像是要不到糖吃、父母不買給他玩具時會出現的哭鬧表情
猙獰又生動,讓大家無不爭相模仿一下
老婆模仿版,完全看不出憤怒感,裝可愛成分較多 ↓
小弟我本人憤怒模仿版,87% 像了吧 ↓
生命之橋跨越的湖泊,在橋的兩側有著高低落差
橋中央下方藏著一條連通水道,在橋的一邊形成小瀑布
天氣冰寒,氣溫大約零下 5 度
湖面已有微微結冰的感覺,湖邊的小水鴨得把握最後還能戲水的時光了
這麼冷的天氣在湖上游,光看都覺得冷
空氣究竟有多冰寒?
看看橋上雕塑流的「手汗」都已結冰就知道了… ↓
維格蘭噴泉(Frognerparken)
過了生命之橋後,來到一個青銅噴泉(Frognerparken)廣場
與市政廳旁的噴泉一樣,冬天都沒有噴水
這座噴泉原本是規劃要放在國會大廈前的廣場
種種原因使得最後落腳在雕塑公園
噴泉中央的雕塑是六個巨人托著一個碟形碗
幾個巨人年齡各異,各自用自己的方式舉起這個大碗
象徵人類面對生活重擔的表現與對抗
噴泉邊緣的區域,有 20 組人與樹結合的雕塑
這些樹有宗教與神話上的意涵,如同「生命之樹」,被視為再生與永生的象徵
20 組作品中的人物年齡也都不同
被視為童年、青年、成年與老年階段,面對生命、擁抱生命的態度與情緒
生命之柱(Monolitten)
繞過噴泉後,前方準備登上一座高台
遠遠的已經看到高台中心上矗立著醒目的生命之柱(Monolitten)
一柱擎天,在公園最高處,帶有一點神聖又神秘的氣息
生命之柱高 14 公尺,是由一整塊完整的石頭雕刻而成
1924 年時,維格蘭開始用石膏設計生命之柱的模型
1927 年從採石場運來數百噸重的巨石後,1929 年開始歷時 14 年
經過三位石匠,根據維格蘭的石膏模型,打造出了生命之柱
仔細看組成「柱子」的是 121 個不同年齡的人物,交攀在一起
跟原住民文化的圖騰柱有那麼點相似
生命之柱被認為是展現人們對生命的嚮往與精神層面的追求
矗立生命之柱的位置被稱為「巨石高原」
由階梯組成,上面有 36 組人物雕塑,代表「生命循環」的主題
大部分作品看起來都跟「擁抱」有點關係,各種不同形式的擁抱
巨石高原左右兩側,都有小徑通向草皮綠地
現在放眼望去是一片凋零無生氣的景色
似乎更凸顯了生命之柱所展現的對生命的嚮往
週邊堆積了好幾層的枯黃落葉,充滿十足的冬意 ↓
生命之環(Livshjulet)
從大門的康莊大道一路向北行
依序經過了剛剛的幾個主題後,最後會來到大道盡頭處的生命之環(Livshjulet)
生命之環跟生命之柱一樣,也是在一座高台之上
在生命之環前,有一座 19330 年左右鍛造的日晷 ↓
生命之環鍛造於 1933 ~ 1934 年,在花崗岩底座上用青銅雕刻成
由四位老人、一個小孩、一個嬰兒環繞成一個環狀
象徵著永恆與生命的不斷循環,從嬰孩、成年到老的生命循環
經歷出生、愛情、死亡與重生
另外也傳達人與人的連結及相互依存
從生命之環的高台盡頭望出去,已屬於公園外部區域
景色蠻有靜謐鄉村感,屬於奧斯陸比較寧靜的郊區
稍微在樹下的長椅休息一下,待會去看看公園其他角落
並留點時間去公園的咖啡廳暖暖身體
休息時,在北歐好像蠻常看到的喜鵲在我們旁邊跳啊跳
翻找著地上的食物 ↓
公園其他角落
前往我們下一個目的地咖啡廳時,我們走康莊大道南側的區域
一方面咖啡廳是在這個方向,另方面來看看公園其他角落
休憩的地方真的很充足,四處都有長椅可坐
空地草皮多,適合帶毛小孩來
幾處樹林中的空地廣場中間也都有維格蘭的雕塑作品
兩個相對的人,雙手放在對方的肩上,搭起如拱橋般造型的作品 ↓
遠看像鹿頭還牛頭的形狀,仔細看是兩個人以奇怪角度扒著一個站立的人的作品 ↓
很快的又走回到了生命之橋旁的湖泊
此時我們在生命之橋湖面正對面,這邊的圍欄成為了愛情鎖之牆 ↓
Anne på landet 咖啡廳
天寒地凍下逛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後,亟需要一杯熱飲暖身
雕塑公園內的咖啡廳位在老莊園主樓附近
黑瓦屋頂與純白外牆,擁有室外與室內座位
有賣很多款式的麵包、輕食早午餐等等
點了一杯拿鐵、一杯卡布奇諾,印象中價格都是約 5、60 挪威克朗
選了窗邊的吧檯座位,享受愜意的北歐早晨時光
比較失策的是,咖啡廳竟然沒有附設廁所…
咖啡廳旁邊的廁所不屬於咖啡廳,是獨立運作並需要付費 20 挪威克朗的廁所…
喝咖啡換免費廁所的計畫失敗
離開前還是花了 20 挪威克朗上廁所,就當作是雕塑公園的門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