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遊記】斯普利特(Split) ─ 克國第二大城遇見羅馬。戴克里先宮遺跡世界遺產。《冰與火之歌》彌林城!!

封面

Date:2023/10/27

旅程第十天的午後,已經從克羅埃西亞東南方邊陲,回到了克國中部沿海地區
這裡是亞得里亞海海岸的「珍珠」之一,克羅埃西亞的第二大城 ─ 斯普利特(Split)
目前城市人口約 18 萬人,同時它也是克羅埃西亞境內最古老的城市
若從古希臘時期西元前 6 世紀在此建立殖民地起算,至今已有 2,600 多年的歷史
斯普利特的原文「Split」用英文來看就是「分割」這個字
但城市跟「分割」沒什麼關係,地名由來是一種叫多刺金雀花(calictome spinosa)的希臘名
應該是因為早期這座城市遍地都是這種花吧(?)
這幾年拜《冰與火之歌》之賜,斯普利特杜布羅夫尼克都成為影迷朝聖的重點城市
斯普利特在劇中是龍母征服的城市 ─ 彌林城的主要場景

DSC_58680

斯普利特(Split)概述

斯普利特除了是克國第二大城,同時也是整個地中海地區前三繁忙的港口
每天都有航線出發前往克羅埃西亞外海的幾個小島外
還有固定航線前往克羅埃西亞北方沿海第三大城里耶卡、南方大城杜布羅夫尼克
甚至橫跨亞得里亞海,到對岸義大利的安科納
我們巴士停車的地方就靠近斯普利特港
港內不乏豪華的遊艇、雙軌帆船、巨大的郵輪等
斯普利特港

DSC_59310

DSC_59290


斯普利特真正的發展起來,是從西元 293 年起
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在這裡建造了一座奢華的皇宮
我們今天主要參觀的就是這座皇宮的遺跡
戴克里先死後,他的陵寢就位在皇宮中庭旁(現在的主教座堂)
而皇宮本身則成為羅馬接下來幾任統治者的渡假勝地
皇宮內舊城區的拱形小巷弄現貌 ↓

DSC_59200


7 世紀時,因斯拉夫人入侵鄰近的羅馬城市沙隆納(Salona,即現在斯普利特北方的索林地區)
大批沙隆納難民湧入有著厚實城牆的斯普利特皇宮內
皇宮內自此慢慢有了房屋、工作坊、商店和教堂,漸漸發展成一座小城市
經過幾世紀的擴張,斯普利特城已經不只侷限在皇宮內的區域了
歷史悠久的舊城區街道現貌 ↓

DSC_59160


從 7 世紀斯普利特發展起來後,都還在東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
後來東羅馬帝國衰弱,斯普利特成為克羅埃西亞王國內享有自治權的城市
15 世紀初,威尼斯共和國崛起,斯普利特陷入威尼斯及克羅埃西亞兩國的爭奪戰中
最終威尼斯勝出,斯普利特成為威尼斯 16 ~ 17 世紀抵禦土耳其人的前哨站
1699 年,斯普利特再高大的城牆也檔不住國力處於頂峰的鄂圖曼土耳其,城市落入土耳其國土
直到 18 世紀末,奧地利大公國哈布斯堡王朝奪下了統治權
除了 19 世紀初短暫被拿破崙攻入外,大致由奧匈帝國統治了一世紀多
19 世紀末 ~ 二戰期間,斯普利特經歷了頻繁的政權轉換
包括奧匈帝國、南斯拉夫、義大利、德國
二戰後併入南斯拉夫,隸屬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的一部分
1991 年隨克羅埃西亞獨立,脫離南斯拉夫至今
現在的舊城區 Papalićeva 巷,《冰與火之歌》無垢者在彌林城內中埋伏的取景地 ↓

DSC_59140

舊城區-戴克里先皇宮(Dioklecijanova palača)漫遊

從巴士下車處,我們沿著港邊往北走,朝斯普利特的古老核心戴克里先皇宮前進
我們將從皇宮的南側進入,皇宮前是一條種著棕櫚樹的筆直大道
有著假掰的官方路名「Obala Hrvatskog narodnog preporoda
克羅埃西亞語意思是「克羅埃西亞國家復興海堤
但當地人都只用義大利語簡稱「Riva」,意思就是「海港」
戴克里先宮南側城牆與「海港」大道↓

DSC_59270

戴克里先皇宮舊城區大致漫遊區域 ↓

地圖


1979年,斯普利特戴克里先宮殿十六湖杜布羅夫尼克一起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回顧十六湖【克羅埃西亞。遊記】普利特維採湖群(十六湖)國家公園(Plitvička jezera) ─ 絕美迷人喀斯特湖泊瀑布。聯合國世界遺產/半日遊路線)
(回顧杜布羅夫尼克【克羅埃西亞。遊記】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 ─ 《冰與火之歌》君臨城!!。亞得里亞海之珠/中世紀古城&唯美歐風巷弄/海上遊船)
戴克里先皇宮在西元三世紀由羅馬皇帝下令建造,作為其退休後的住所
皇宮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 215 公尺、南北長約 181 公尺
西面、北面、東面原來各有 16 座塔樓,如今塔樓基本上全滅了
雖叫「皇宮」,但絕對不是你想像的如童話故事般的模樣
實際上這皇宮比較像是一座堡壘
皇宮內原先大約一半空間是戴克里先個人使用,其餘則是軍事駐地
最初的宮殿內部樣貌,現在幾乎看不到了,只剩幾根柱子還在而已
來看看原始的皇宮復原圖,大致長這樣 ↓

DSC_58690

銅門(Mjedena vrata)

皇宮的四面城牆皆有一個主要出入口,北東南西四個門分別叫金門、銀門、銅門、鐵門
從上面的復原圖可以看到,原本南邊的銅門是緊鄰海邊的
如今銅門已經離海岸線好幾公尺遠,隔著「海港」大道
銅門當初是讓君主坐船進出皇宮的出入口最初是一個海門
如果皇宮遇襲,君主也可從這裡逃往海上,所以也被稱作安全門
現在是大部分旅行團、遊客進入皇宮的
銅門

DSC_58700


四個門中,銅門算是最小,但保存也最好的一個門
進門後不是城內華麗的景色,反而是地勢先往下,要先進到皇宮的地窖層!!

地窖(Podrumi Dioklecijanove palače)

地窖又被稱為「地下大廳」,空氣瀰漫著淡淡陰冷潮濕味
燈光昏暗,結構呈拱形石造,頂部斑駁,看得出歷經歲月滄桑
《冰與火之歌》中,地窖就是龍母養龍的場景

DSC_58720


近期的考古研究顯示,地窖比皇宮早約兩個世紀建築完成
後來作為戴克里先皇宮的地基,同時用來儲存食物、葡萄酒
中世紀時,地窖一部分曾做為住宅區,一部分用來生產油與酒
現在則是有許多紀念品商家進駐

DSC_58710

列柱廊中庭(Peristyle)

穿過地窖,重見光明後,就來到了一個開闊的小廣場
這邊是皇宮正中央 ─ 列柱廊中庭(Peristyle)
身為一座羅馬帝國時期的遺跡,中庭內有 Cosplay 羅馬戰士的人
讓你一秒穿越回古羅馬的錯覺
當年的戴克里先自命為眾神之王朱比特在人間的兒子
每年會有四次祭神的時間,戴克里先就大致站在我拍下圖的位置
望向中庭,跪地求神

DSC_58940


中庭長約 35 公尺,寬 13 公尺
東邊就是戴克里先陵寢(現在的斯普利特主教座堂)、西邊是神殿、南邊(即地窖之上)是皇室居所
中庭兩側各有六根花崗岩圓柱,柱與柱之間是羅馬式拱門,柱頭都有華麗的雕刻
中庭面向南邊望 ↓

DSC_58800


中庭這邊是最有羅馬風格的區域,且大致保存完好
周邊建材大多來自斯普利特東南邊海上島嶼布拉奇島(Brač)的白石
當年戴克里先不惜從義大利、希臘進口大理石
動用超過 2,000 名奴隸、耗時 10 多年才完工
除了羅馬風格的裝飾外,更有許多個來自古埃及超過 3,500 年歷史的花崗岩獅身人面像
但現在皇宮內只剩下珍貴的兩個,其中一個就在中庭東面 ↓

DSC_58770

前廳(Vestibul)

地窖正上方、中庭南面,就是皇宮的前廳(Vestibul)入口
前廳也被稱為圓形大廳,是皇家走廊的一部分,從中庭通向皇室居所的正式入口
前廳高17 公尺,直徑 12 公尺。有著厚實的拱形門 ↓

DSC_58930

前廳入口及皇室居所 ↓

DSC_58760


前廳頂部原本是個圓頂,但已經塌陷不存在
現在從前廳內可望向天空,站在前廳牆邊,能從破掉的圓形穹頂中看到斯普利特主座教堂的尖端
因此成為皇宮內的代表性拍照點
當陽光斜射進來,穹頂與投射在前廳牆面上的光影,形成一個「8」的雙圓形狀 ↓

DSC_58920


前廳的時候,我們當地導遊帥氣的跟另一個當地團的導遊吵了一架
因為覺得我們團干擾到他們團,但他們團已經龜在前廳好幾十分鐘了
這裡是開放空間,又不是專屬某一個團體的~
前廳裡的空間,也是《冰與火之歌》中,無垢者與烏妖之子戰鬥的場景之一

DSC_58900


前廳的牆面原本貼有彩色鑲嵌畫、灰泥壁畫
現在看到內部的四個「壁龕」,原本立著四座雕像
代表著由戴克里先提出的「四帝共治」羅馬帝國的四位皇帝
阿現在空的壁龕,也成為很好拍照的點,把自己當皇帝夫妻(?) ↓

IMG_12270

斯普利特主教座堂(Prvostolnica Uznesenja Blažene Djevice Marije (Sv. Dujma))

位在中庭東側,在圓拱列柱後方高聳的鐘樓,便是斯普利特主教座堂的一部分
主教座堂是幾個建築群的合稱,有教堂、有鐘樓
主教座堂建築群 ↓

DSC_59220


教堂的主要部分,最初就是戴克里先的陵寢
陵寢呈八角形,環繞 24 根圓柱
7 世紀時,石棺及遺體才被移走,並經過後來不斷修建,成為現在的教堂
若從 305 年陵寢動工起算,它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之一
戴克里先陵寢 & 鐘樓 ↓

DSC_59010


嚴格來說,八角形教堂現在供奉的是聖母瑪利亞
而旁邊的高聳鐘樓,供奉聖多米紐斯
據說他是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的殉道者之一,當時是沙隆納地區的主教
主教座堂另個名稱就以他為名,稱聖多米紐斯大教堂
從迫害自己的人的陵寢,搖身一變成為供奉自己的教堂,這轉變夠戲劇性
鐘樓其實比宮殿晚很多才興建,建於 1100 年,採羅馬式風格
1908 年經過大規模改建,許多原始的羅馬雕塑遭到拆除,現為仿羅馬式風格
鐘樓高 57 公尺,可花 2.5 歐元登頂瞭望斯普利特

DSC_58740


戴克里先在歷史上的評價,我自己覺得是好壞參半
好的部分是,在軍事、民政及官僚系統做出了改革
尤其四帝共治的運作下,結束了羅馬帝國長達一世紀的內戰
但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的羅馬帝國分裂
另外不好的部分,是對基督徒的迫害,堪稱是史上最殘忍迫害基督徒的帝王
但迫害沒有阻止基督教的傳播,反而讓基督教更強大
戴克里先死後的隔年,西元 313 年,君士坦丁一世就頒佈了米蘭敕令
基督教從此成為羅馬帝國國教
陵寢旁的小廣場上的幾根圓柱,是少數最初宮殿殘存至今的遺跡 ↓

DSC_58960


陵寢旁小廣場的另一邊,是以前的士兵、僕役居所
城市發展起來後,逐漸有工廠、商店進駐
陵寢正對面不像教堂的建物屋頂,立著一面鐘塔牆,由三個鐘與十字架組成 ↓

DSC_58970

銀門(Srebrena vrata)

從陵寢旁的廣場往前走,來到一片像剛被轟炸過的廢墟區
這座有著焦黑痕跡的城門,便是戴克里先宮殿的東側門 ─ 銀門

DSC_58780


銀門由外門和內門兩部分組成,設計為防禦系統
設計樣式大致仿照北邊的金門,但規模小的多、樸素的多
銀門在中世紀後就被關閉,直到 1952 年才又重新打開

DSC_59000


銀門之外,目前好像在做考古挖掘
不然原本這邊據說是整排的手工藝品攤商、露天市集等
銀門之外,從外往宮殿內看,斷垣殘壁,飽經風霜感 ↓

DSC_59250

朱比特神廟/聖約翰洗禮堂(Jupiterov Hram/Krstionica Sv. Ivana)

銀門回頭,穿過列柱中庭,前往中庭西側的神殿區
這裡原本有朱比特(Jupiter)維納斯與西芭莉(Venus & Cybele)這兩座神殿
如今維納斯神殿已不見,只剩小巷盡頭處的朱比特神殿
自詡為眾神之王朱比特兒子的戴克里先,會建造一座老爸的神殿一點都不意外
神殿實際完工可能在戴克里先掛掉之後,約 5 世紀
皇宮舊城區唯二僅存的埃及人面獅身像,除了中庭的那隻,另一隻就是朱比特神殿前的 ↓

DSC_58810


神殿前的這隻人面獅身像從埃及運來的時候似乎就沒有頭
神殿完工時,它肩負著守護神殿大門的任務
原本神殿門口還有圓柱支撐的門廊,現在只剩門口右側的一根
現在的神殿已成為聖約翰洗禮堂,裡面安放著斯普利特首任主教的石棺

金門(Zlatna vrata)

最後前往皇宮北邊的金門,也被稱為「羅馬之門」
這裡是皇宮的主要入口,當時道路通往北方的另一座羅馬城市沙隆納
(就是那座 7 世紀被斯拉夫人攻入,大量居民成為難民而湧入斯普利特的城市)
作為主要入口,金門的設計是皇宮四個門中最大、最華麗精緻的
在中世紀時,金門大部分雕像、柱子被破壞
為了防禦城區的因素,門口也被封鎖
近代經過修復才重新開啟
金門的內城門 ↓

DSC_59050

金門的外城門 ↓

DSC_59040


從城外看外城門正面有五個壁龕,中央拱門兩側各兩個、上方一個
其中兩側的四座壁龕曾供奉羅馬的四位君主戴克里先馬克西米安加萊裡烏斯君士坦提烏斯·克洛魯斯
拱門上面的三個壁龕被合併成一個由七個拱門組成的盲拱廊(Blind Arcade)

DSC_59070


金門的外城門兩側原本有兩座八角形塔樓守衛(上圖牆面顏色較灰黑的區域),但現已遺失
原本金門右側的八角塔樓位置 & 北面城牆 ↓

DSC_59120

教皇寧斯基雕像(Spomenik Grguru Ninskomu)

金門外還有一大看點,左手持著一本經典,右手指天的雕像
他是 10 世紀時,克羅埃西亞的一位主教寧斯基(Ninski)
當年他勇敢挑戰羅馬教皇,爭取用斯拉夫語及文字進行彌撒,而不是只用拉丁語
以便讓信徒更方便理解神的語言
他的努力現在被視為克羅埃西亞文化、語言和國家地位的歷史捍衛者
在很多巴爾幹半島國家的城市都可以找到他的雕塑
金門外的這尊大概是巴爾幹半島最大的寧斯基雕像,高 8.5 公尺
出自克羅埃西亞藝術家 Ivan Meštrović,於 1929 年設計
寧斯基雕像與旁邊的鐘樓 ↓

DSC_59060

DSC_59110


雕像原本立在戴克里先皇宮的中心位置,二戰期間被義大利佔領軍搬走
1954 年被搬到了現在的位置
整尊寧斯基雕像呈深古銅色,除了他金的發亮的左腳大拇指
不用多說,這就是人的癖好,一定要把雕像某個地方摸到發亮不可…
克羅埃西亞人從小就被教導,摸摸寧斯基的大腳趾就能實現願望
寧斯基被認為是出生、婚禮和財富的創造者

DSC_59080


今天下午是充實的古城巡禮
下一站,我們要前往斯普利特西方約 30 分鐘車程的另個古城特羅吉爾(Trogir)!!

在〈【克羅埃西亞。遊記】斯普利特(Split) ─ 克國第二大城遇見羅馬。戴克里先宮遺跡世界遺產。《冰與火之歌》彌林城!!〉中有 2 則留言

看完這篇想說些什麼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