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2023/10/24
旅程第七天,要從克羅埃西亞的中部沿海,前往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下稱波赫)的首都 ─ 塞拉耶佛(Sarajevo)
Google Map 的距離約 300 公里,車程 4.5 小時
但這是完美的情況下所估計的時間
實際上我們早上 9 點出發,直到下午 5 點半才抵達…
整整 8 個多小時的移動車程…
原因就在於跨越海關所花費的時間相當多
波赫非屬《申根公約》簽署國,所以從克羅埃西亞要跨到波赫
海關的檢查就相當耗時,當天在海關有 5 輛遊覽車
一車一車檢查,讓我們在海關就卡了將近 2.5 小時…
這天基本上就成了移動日,傍晚才開始今天唯一的行程 ─ 塞拉耶佛城市旅遊
剛抵塞拉耶佛,夜幕已低垂 ↓
塞拉耶佛(Sarajevo)概述
塞拉耶佛是波赫首都,為波赫第一大城,人口約 30 萬
因為被鄂圖曼帝國統治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城市到處充滿著土耳其的影子
包含城市名字也是土耳其語衍身而來,其源自土耳其語中的「宮殿」一詞「塞拉」(Saray)
地處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脈所包圍的山谷中,是波赫的社會及文化中心
也擁有區域性的政治、經濟、教育、娛樂、媒體、時尚、科學和藝術影響力
因悠久的歷史和宗教及文化多樣性,塞拉耶佛常被稱為「歐洲的耶路撒冷」或者「巴爾幹的耶路撒冷」
城市內同時擁有清真寺、天主教堂、東正教堂和猶太教堂
但也因為族群眾多,歷史上是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城市
塞拉耶佛街景 ↓
雖然塞拉耶佛在史前時代開始就有人居住
但現在城市的發展,大概是從 15 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才開始的
鄂圖曼帝國陸續在此修建了供水系統、清真寺、公眾浴場、伊斯蘭學校
許多基督徒在鄂圖曼統治下改信伊斯蘭教
1850 年,波赫被奧地利帝國征服,1908 年被併入奧匈帝國
這時期的塞拉耶佛發展工業化、西式現代化
1914 年,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被刺,成為一戰導火線
戰後,塞拉耶佛成為共和國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份
二戰期間,塞拉耶佛先後被義大利、德國佔領
戰後,塞拉耶佛為南斯拉夫主義聯邦共和國及波赫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
1992 年 ~ 1996 年,波赫內戰,城市受到大規模破壞及人員傷亡
現在塞拉耶佛處處都還能見到戰爭的痕跡,像是建築物上布滿彈孔、傷痕累累的外牆
隨便一棟比較老舊有歷史感的建築,一定都能找的到槍砲痕
城區的地面上,常常會看到所謂的「塞拉耶佛玫瑰(Sarajevo Rose)」
它就是戰爭時,被迫擊砲擊中所造成的地面炸痕
為了警惕世人戰爭的可怕及紀念逝者
這些炸痕被填以紅色樹脂,製成如「玫瑰」的形狀
整個城市現在大約有 200 個「玫瑰」,玫瑰所在地也意味著至少有三人以上在該地因戰爭身亡
這些「玫瑰」背負著成痛的歷史,是戰爭的「血跡」
塞拉耶佛玫瑰 ↓
內戰後的塞拉耶佛,至今仍處在戰後的復興重建中
不過已經有慢慢走出歷史的傷痛
近年陸續被旅行指南評為最佳旅遊城市、世界最值得旅行的前 50 名城市
現在的塞拉耶佛街景 ↓
塞拉耶佛(Sarajevo)舊城區漫遊
我們跟著當地導遊,主要參觀塞拉耶佛的舊城區
最南至拉丁橋(Latinska Ćuprija)、西至永恆之火(Vječna vatra)、東至巴斯卡爾森雅市場(Baščaršija)的這片區域
漫步區域 ↓
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Gazi Husrev-beg Mosque)
接近下午六點,我們開始參觀城內第一個景點
波赫境內最大的清真寺,1532 年完工的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Gazi Husrev-beg Mosque)
以其主要出資建造者為名,是一座鄂圖曼風格的建築
寺廟被熱鬧的商店街包圍著 ↓
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 ↓
清真寺的正面部分以沉重的大理石柱為主,支撐著清真寺柱廊的拱門
這些柱子將柱廊分成五個矩形空間,每個矩形空間都有圓頂
傍晚 6 點剛好是穆斯林禱告的時間
清真寺已滿滿都是穆斯林,晚禱聲迴盪在寺廟庭院
穆斯林仍有明顯的重男輕女文化,只有男性可進入寺廟,女性只能在寺外禱告
清真寺前的廣場,中央有個八角亭噴泉 ↓
在波赫戰爭時期,波士尼亞克族人象徴的清真寺成為了主要被攻撃的目標
戰爭期間,清真寺被嚴重損害
戰後 1996 年開始修復,以白色為基調,盡量恢復到往日具東方風格的特色
清真寺側邊的的廣場,清幽寧靜
有一大一小的兩棟六角型建築 ↓
清真寺建築中一定會搭配至少一座又高又細的尖塔
通常建於清真寺的角落,主要功能是發出祈禱的呼喚
尖塔在舊城區中算是一個明顯辨識方位的地標
從好多角落都能遠遠望見在夜晚中發著光的它 ↓
清真寺旁邊還有一座很顯眼的鐘塔,是波赫最高的鐘塔
它建於 17 世紀,原本塔上的時鐘是鄂圖曼時期留下,但已嚴重磨損
現在看到的鐘是 1874 年由兩名塞拉耶佛商人從倫敦帶回來的 ↓
耶穌聖心主教座堂(Katedrala Srca Isusova)
耶穌聖心主教座堂(Katedrala Srca Isusova)是波赫最大的天主教的大教堂
與剛剛參觀完的清真寺僅僅幾百公尺的距離
教堂建於 1884 ~ 1889 年間,是為紀念耶穌基督的聖心而建造
教堂風格為哥德式建築,帶有羅馬式元素,長 41.9 公尺、寬 21.3 公尺
正面有兩座 43.2 公尺高的哥德鐘塔,宏偉霸氣
教堂在波赫內戰期間也曾受到損壞,目前也已修復
教堂正門上的設計是塞拉耶佛州旗 & 印章的一部分
大門上方是八角形玫瑰花飾 & 耶穌聖心像 ,精美而莊嚴 ↓
聖母聖誕主教座堂(Saborna Crkva Rođenja Presvete Bogorodice)
與耶穌聖心主教座堂相隔不遠,又有一座東正教的教堂 ─ 聖母聖誕主教座堂(Saborna Crkva Rođenja Presvete Bogorodice)
兩者分屬不同教派,導因於羅馬帝國分裂後產生的教派分裂
前者延續西羅馬帝國,為天主教會;後者為東羅馬帝國的東正教會
為何塞拉耶佛被稱作「巴爾幹的耶路撒冷」,現在有感覺了吧?
舊城區幾百公尺的路上,就有著三種截然不同風格的這些宗教建築
聖母聖誕主教座堂是為了紀念聖母誕生而建,1863 年動工,1871 年落成開光
建築大致由三部分組成,為一個十字形,有五個圓頂
風格明顯的偏向巴洛克式,跟天主教的哥德式教堂有明顯區別
教堂興建時,塞拉耶佛還是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的鄂圖曼帝國的一部份
建成後一度受到當地穆斯林的抗議
後來靠國家出動兵力保護,才讓教堂開光落成典禮順利進行
拉丁橋(Latinska ćuprija)
接下來要去朝聖塞拉耶佛必訪景點 ─ 拉丁橋(Latinska ćuprija)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端,就來自這座橋旁邊的一個街角
現在看到的橋體修建於 1799 年
之所以叫「拉丁橋」,是因為過橋後連接的是天主教區
(當時為鄂圖曼帝國時期,伊斯蘭教為主流宗教)
故當時的人們泛稱該地區為「Latinluk」(意思是「拉丁人的地方」)
連接拉丁人地盤的橋,就被稱為了「拉丁橋」↓
1914/6/28,在拉丁橋旁的街口發生了改變全世界命運的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案
間接導致了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兩國關係陷入空前的緊張
隨後俄羅斯挺塞爾維亞、德國挺奧匈、英法加入俄羅斯同盟
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夫婦在遇刺當天早上,才剛躲過第一波襲擊
沒想到下午仍然躲不過第二波刺殺
當大公的敞篷車隊行經拉丁橋轉角,刺客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從不到兩米的距離朝大公夫妻開槍
行兇後普林西普服下氰化物企圖自殺,結果失敗,隨即被當場制伏並逮捕
而斐迪南大公夫婦送醫後皆不治身亡
現在,遇刺街角展示了當時大公夫婦的座車複製品 ↓
一戰後,身為戰勝國的塞爾維亞,視刺客普林西普為民族英雄
拉丁橋一度改名為「普林西普橋」
直到南斯拉夫垮台後,1992 年才改回叫「拉丁橋」
歐洲酒店(Hotel Europe)周邊
如果 1914/6/28 斐迪南大公夫婦沒有被刺
據說他們當天晚上要下榻的飯店就是這間離遇刺地僅一個街區的歐洲酒店(Hotel Europe) ↓
歐洲酒店(Hotel Europe)旁,是一片看似老城牆的區域
據說這片區域是始建於 1540 ~ 1543 年的一座商務旅館 ─ 塔斯利漢(Tašlihan)的遺跡
營運了 300 多年的老旅館,在 1879 年發生火災後付之一炬,現在僅剩斷垣殘壁 ↓
廢墟旁邊被認為是歐洲最古老的室內商場加齊·胡斯列夫貝格市場(Gazi Husrev-beg’s Bezistan)
建於 1555 年鄂圖曼帝國時期,為土耳其風格的商場
商場與周邊商店在當時是雜貨貿易的集散地
加齊·胡斯列夫貝格市場歷史感滿滿的紅磚外牆 ↓
市場周邊的街道 ↓
永恆之火(Vječna vatra)周邊
往舊城區西邊走,永恆之火(Vječna vatra)在一個 V 字型路口持續的燃燒著
它建於 1946 年,二戰結束後,為了紀念塞拉耶佛戰爭期間傷亡者而建的紀念碑
紀念碑由瓷磚組成,上面刻有前南斯拉夫國旗顏色(藍色、白色和紅色)的文字
前方放置月桂葉花環形狀的銅器,裡面燃燒著永恆之火
象徵著塞拉耶佛的逝者和前南斯拉夫的國徽將永遠被銘記
永恆之火 ↓
而永恆之火所在的這棟巴洛克風建築,原本是酒店
後來收為國有,做為國家銀行、財政局等政府機關辦公室
附近有一棟我以為也是什麼古蹟的挑高拱門巴洛克風建築
查了一下發現就只是個漂亮的購物中心 ─ Gradska tržnica Markale ↓
巴斯卡爾森雅市場(Baščaršija)
最後我們往東邊走去,來到舊城區古老的市場 ─ 巴斯卡爾森雅市場(Baščaršija)
其歷史可追溯至 15 世紀,現在是餐館、咖啡廳、紀念品店、雜貨商店林立的商業區
市場邊緣的餐廳、露天咖啡店 ↓
市場廣場上,有一座很顯眼的大燈籠造型的木製亭子
它被稱為 sebiljs,是亭型公共噴泉
起源自阿拉伯半島,在鄂圖曼帝國時期引進波赫
提供往來的商人、附近的商店飲用水
塞拉耶佛城內原本有數百個這種 sebiljs,但現在僅剩市場廣場上的這一個了 ↓
巴斯卡爾森雅市場最著名的一條街,是別名「銅匠街」的 Kazandžiluk
它有可能是塞拉耶佛歷史最悠久的街道,以販賣銅製品聞名
塞拉耶佛的金屬加工業從 16 世紀初開始發展,這條街漸漸有銅匠們聚集開店
一開始為軍隊生產水壺,後來開始製造其他銅器皿和日常用品(水壺、水罐、咖啡壺、金屬桌面、托盤等)
現在,銅匠街除了上述日常用品,也多了許多有紀念性的飾品
阿拉丁小神燈、市場廣場上的 sebiljs 小模型不算稀奇
更符合塞拉耶佛這個城市的,是各種砲彈、子彈、戰機、戰車的銅製模型
砲彈形狀的,是帶不上飛機的,所以現場看一看就好 ↓
老婆很棒,逛舊城區市場也沒忘記我們此行重點之一是來賞楓
地上看到超巨型的楓葉,還會撿起來送給老公當紀念 🤣
舟車勞頓後的城市遊,大概逛了 1.5 小時
旅程第七天暫告一段落,準備回飯店晚餐休息
明天要前往此行最漂亮的古城之一 ─ 莫斯塔爾(Mostar)!!
雖然只有短短佇足不到兩小時,但這城市文化底蘊深厚,令人久久無法忘懷。真的好喜歡歐洲阿!我要好好存錢,等明年年底大清倉的時候再參加一次!趁家庭責任還不大的時候好好享受甜甜蜜蜜兩人世界❤️
一戰的火花,感傷的歷史城市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