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遊記】莫斯塔爾(Mostar) ─ 內雷特瓦河與古橋勾畫優美山城。土耳其風格建築/清真寺/世界遺產

封面

Date:2023/10/25

旅程第八天,我們停留在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下稱波赫)
今天行程不用跨國境,可以有比較充足的時間品味這個多民族的國度
從首都塞拉耶佛(Sarajevo)出發,回頭往昨天從克羅埃西亞來的方向
目的地是昨天就有經過的波赫南部城市 ─ 莫斯塔爾(Mostar)
莫斯塔爾是波赫第五大城市,人口約 13 萬人
周邊多山,是群山之間的盆地,海拔約 60 ~ 80 公尺
美麗的內雷特瓦河(Neretva)貫穿該市,因此該市又有「內雷特瓦河之城(grad na rijeci Neretvi)」之稱
今天有很多機會欣賞到這條碧綠的河流!!
莫斯塔爾市景,周邊群山環繞 ↓

DSC_55480

莫斯塔爾(Mostar)概述

據信莫斯塔爾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裡生活
從鐵器時代開始,農業、畜牧業發達,並已開始跟附近地區展開貿易
羅馬帝國征服此地後,基督教傳入莫斯塔爾
羅馬帝國分裂後,莫斯塔爾隸屬東羅馬帝國管轄
但在這之前,莫斯塔爾都沒有太多城市的樣子
大約在 1440 年代,內雷特瓦河旁修建了兩個塔樓與防禦要塞(現在的古橋旁)
以抵禦來自東方的土耳其勢力,這時莫斯塔爾漸漸有小城的雛形出現
莫斯塔爾的地名據說也是出自此時期的「守橋人(mostari)」這個詞
1468 年,強大的鄂圖曼帝國仍攻下了莫斯塔爾,從此開始了近四世紀的統治
因地理位置佳、附近蘊含礦產,莫斯塔爾在 15 ~ 18 世紀鄂圖曼帝國時期快速發展成大城市
也因為土耳其人長期統治,伊斯蘭教廣泛深遠的引響該區的建築、文化
莫斯塔爾微微秋意的街景 ↓

DSC_55570


19 世紀初,鄂圖曼帝國國力下滑,1878 年奧匈帝國奪下統治權
基督教世界重新回到莫斯塔爾的生活
一戰後,莫斯塔爾並不平靜,先後被南斯拉夫、納粹德國統治
蘇聯解體後,巴爾幹半島上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慢慢崩解,各國紛紛獨立
多民族的波赫在獨立時引發了 1992 ~ 1995 年的波赫戰爭
眾多歷史意義非凡的古蹟、清真寺、天主教堂都受損嚴重…
莫斯塔爾也一度歷經了 18 個月的圍城
莫斯塔爾現在街景,舊城區週邊 ↓

DSC_55390


內戰後,莫斯塔爾以極快的速度重建、修復
重建過程獲得西班牙、美國、土耳其、荷蘭、克羅埃西亞等國家的資金支持
只花不到 10 年,2004 年城市大部分損壞地區已修復完成
但市區還是保留了部分戰後殘破不堪的建築,留著讓後人看戰爭的殘酷
莫斯塔爾往舊城區的道路,被戰爭摧毀的建築就矗立在民宅間,如今雜草叢生 ↓

DSC_54400

莫斯塔爾(Mostar)舊城區漫步

巴士停車的地方位於莫斯塔爾舊城區西邊,步行約 5 分鐘可達舊城區
以古橋為中心,橋的兩側就是舊城區最精采的部分
古橋、內雷特瓦河、清真寺、土耳其建築、舊市集等等
趕快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座波赫小山城的魅力吧!
今天的漫步區域大致如下 ↓

地圖

聖彼得和聖保羅教堂(Franjevačka crkva i samostan sv. Petra i Pavla u Mostaru)

巴士停車場就在這座天主教堂旁邊
有著高聳入雲的鐘塔與相對樸素的教堂立面
外牆沒有太浮誇的裝飾,或許是因為教堂不是建於天主教為主流的奧匈帝國時期
而是在鄂圖曼帝國統治的末期,1866 年由信奉伊斯蘭教為主的土耳其人協助建造的(?)

DSC_54330


但我們現在看到的教堂,也早已不是當時的原貌
1992 年波赫內戰時,教堂基本上被摧毀
2000 年原址重建成現在的模樣
目前除了是教會外,教堂還兼具圖書館、美術館的功能
有著近 50,000 冊西方和東方世界古代書籍,另有 16 、17 世紀的義大利藝術收藏

DSC_54370

DSC_55520

莫斯塔爾老街-Onešćukova

往舊城區方向走,連接古橋的舊城區道路名為 Onešćukova
原本兩邊是相對現代的住宅區,有郵局、小餐館、旅館

DSC_54380


然後有一攤因為店員是帥氣小鮮肉而人氣爆棚的煙囪肉桂捲(Trdelnik)
純吃捲不包餡印象中是 2.5 歐元,要包內餡的話是 3 歐元 ↓

DSC_55440


過了遊客中心後,路就窄小了起來,算正式進入舊城區
兩邊都是商店,飾品、餐廳、紀念品店
人潮很多,跟台灣觀光客愛去的老街有 87 % 像 ↓

DSC_55380

DSC_54480


老街靠近古橋時,有條小叉路可通向內雷特瓦河邊,可從河畔欣賞到古橋全貌
這條叉路緊鄰漂亮的林蔭露天咖啡廳 ↓

DSC_54500


莫斯塔爾因為鄂圖曼帝國統治了很久,18 世紀的市區內就有 24 座清真寺
所以舊城區隨處可見清真寺尖塔一點都不意外
在咖啡廳樹縫空隙,便可看見一支米白色的清真寺尖塔
它屬於附近內齊爾阿加清真寺(Nezir-agina džamija)的喚拜尖塔 ↓

DSC_54600

莫斯塔爾古橋(Stari Most Mostar)

莫斯塔爾的發展,可以說就是從這座橋開始的
地名的來源跟這座橋有關,最初作為防禦堡壘的據點就在橋的兩邊
莫斯塔爾的象徵、代名詞,絕對就是這座古橋了
15 世紀前的古橋前身,只是一座穩定性差的木製吊橋
1557 年,鄂圖曼帝國的蘇萊曼一世(I. Süleyman)下令建造新的石橋,約耗時 9 年建成
內雷特瓦河邊望古橋 ↓

DSC_55320


當時的建造過程,至今仍有部分神秘色彩
以當時的技術,如何將巨大石材運到河的另一岸? 如何架設棚架的?
無論如何,古橋的建成無疑是當時空前偉大的成就
並成為了世界上跨距最寬的純人工拱橋
不幸的,屹立了 400 多年的古橋,也逃不過波赫戰爭的摧殘
1993/11月,古橋及週邊地區毀於戰爭
古橋、內雷特瓦河及左岸塔樓建築群 ↓

DSC_54580


古橋橫跨的內雷特瓦河水量豐沛、乾淨,也發展出不少水上活動
當天就有看到滑橡皮艇的,體驗急流划船的刺激(?) ↓

DSC_54590


內戰結束後,1999 年起靠著聯合國、歐美國家的資金援助
開始了古橋及週邊建築的修復
修復過程盡可能使用了古老的石造工法,完成了如今 4 公尺寬、29 公尺長、20 公尺高的石頭拱橋
2004 年重新開放,2005 年就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

DSC_55010


古橋右岸橋頭處,角落立著一塊長方形紀念碑
上面寫著「DON’T FORGER 93」,提醒著波赫及來訪的遊客們
莫忘當時 1993 年波赫戰爭的血腥與無情
如今重建後的美景、和平,都是得來不易的 ↓

DSC_54950


橋的高度夠、內雷特瓦河的深度也夠
所以古橋也成為世界跳水比賽的場地
自 1664 年以來,每年 7 月都會在橋上舉行比賽
當地的傳統認為,年輕人一躍而下象徵著堅毅與勇敢
在古橋上望北面,內雷特瓦河的較上游 ↓

DSC_54650

DSC_54660


古橋也算是莫斯塔爾地區的相對高處了
在橋上兩側的視野都很不錯,景色很有童話感、歐洲歷史劇感
放眼望去有石板屋頂、紅磚瓦屋頂、圓頂&尖塔的清真寺
下午放晴後,有陽光照耀下的莫斯塔爾,看起來又更有生氣了 ↓

DSC_55290

DSC_55270

哈萊比加塔(Kula Halebija)&塔拉塔(Kula Tara)

古橋旁矗立的兩座塔樓,是舊城區最古老的建築群
1440 年代首先完成的防禦塔樓,就是這兩座了
塔樓本身與古橋的橋樑是一體的,現在像是古橋的守護者一樣
右岸的哈萊比加塔(Kula Halebija)

DSC_54960


哈萊比加塔在鄂圖曼帝國時期作為監獄
樓上是小營房,同時也作為瞭望台使用
現在塔樓一樓好像是個潛水員俱樂部(?)兼餐廳 ↓

DSC_54920


沿著樓梯上到哈萊比加塔,是一間隱密的咖啡廳 ─ Najstariji Kafić
感謝領隊特別介紹這裡,不然真的不會走上來
空間很小巧,只有老闆娘一人顧店
老闆娘人真的很 NICE,後來還教我們唸店名,很難發音 ><
三、四個小桌座位,布置得很有土耳其風格,很溫馨舒適

DSC_54760


每個位置都靠窗,都能一邊喝咖啡一邊欣賞莫斯塔爾舊城區美景
領隊專業幫拍 ↓

IMG_10160


這間餐點很簡單,只有三、四樣選擇
其中招牌的是土耳其咖啡及開心果蛋糕
我們兩杯土耳其咖啡 + 一塊開心果蛋糕,總共 15 歐元
老闆娘還有教我們怎麼喝,先示範怎麼攪拌,然後再慢慢倒入杯中品嘗 ↓

DSC_54720


跟一般咖啡很不一樣,土耳其咖啡充滿各種香料的味道
我覺得相較這幾天飯店、露天咖啡廳喝到的咖啡
土耳其咖啡是歐洲喝到算不錯喝的,至少不會太苦澀

DSC_54740


本來有被打預防針說開心果蛋糕會很甜
真的點來吃覺得還好,甜度我可以接受
外層像糖漿般有點黏呼呼的口感,咬下去頗濕軟
跟一般乾乾的蛋糕口感差很多,很有開心果的味道,特別,值得一試 ↓

DSC_54710


在咖啡廳的時候,時間剛好是伊斯蘭教中午禱告的時間
四周清真寺響起喚禱聲,一種難得的體驗,深入伊斯蘭世界的感覺
當時錄的一小段限時動態,分享一下當下的氛圍 ↓


用完餐後,老闆娘告訴我們從後面的樓梯,可以再到塔的更高處
景觀很好,要我們盡情拍照
挖~~ 超感謝老闆娘,直接幫我們解鎖很少人來訪的行程
以前的舊監獄牢房參觀起來!!
每層空間大概都 10 坪左右,近年應該有翻修過,天花板、樓梯感覺都蠻新的

DSC_54780


哈萊比加塔的最頂層窗戶看出去
挖塞,這視野比剛剛站在古橋上更好、更廣
從塔上望內雷特瓦河上游 ↓

DSC_54820

內雷特瓦河左岸,舊集市、遠方略為光禿的山脈及山腳下的聚落群 ↓

DSC_54860

從塔上望內雷特瓦河下游 ↓

DSC_54800


哈萊比加塔望向古橋另一側相對的塔拉塔(Kula Tara)
屋頂遠看呈半圓形,在鄂圖曼帝國時期是彈藥庫,如今是古橋博物館 ↓

DSC_54840

塔拉塔下,回望古橋橋面與哈萊比加塔

DSC_55030

Kujundžiluk 舊集市

過古橋來到內雷特瓦河左岸,這邊是莫斯塔爾最古老的商業中心 ─ Kujundžiluk 街 
沿途是鋪著鵝卵石的街道,下過雨後略微濕滑
街道兩邊,特色工藝品商店、餐廳林立
2005 年,這個區域連同古橋,都一併納入世界遺產保護

DSC_55240

DSC_55070


在鄂圖曼帝國時期,這個地區擁有多達 500 個工作坊,其中以鍛冶業最出名
隨著時代更迭,這條街仍舊保持著石造房舍外觀
目前仍有許多銅製工藝品、紡織品、小飾品店,也有部分店家已轉型成小旅館

DSC_55100


為了讓單調的石造外觀建築多點鮮豔色彩(?)
蠻多間店家外牆都漆了各種不同顏色
而且很有默契的,相鄰的房屋一定不會是相同顏色
放眼望去,跟威尼斯或我們基隆正濱漁港的彩色屋有那麼點類似

DSC_55060

DSC_55050


從剛剛古橋上就一直看到舊集市這個區域有座緊鄰河邊的清真寺
它便是科斯基·穆罕默德·帕夏清真寺(Koski Mehmed-pašina džamija)
以其建造者命名,最初建於 1617 年
但同樣逃不過波赫戰爭(該死的戰爭),現貌是 2001 年由土耳其資助重建
從裡到外都是新的!!
喚拜塔可以上去,門票 7 歐元,是個很好的瞭望台
科斯基·穆罕默德·帕夏清真寺的喚拜塔 ↓

DSC_55090


舊集市中,視野開闊處回望古橋,也很有味道
17 世紀鄂圖曼帝國的作家艾薇亞‧瑟勒比(Evliya Çelebi)曾這麼形容古橋的景色:
這座橋就像一座彩虹拱門,沖天而起
從一個懸崖延伸到另一個懸崖
我,一個貧窮而悲慘的真主僕人,走過了 16 個國家,卻從未見過如此高的橋

DSC_55230

克里瓦丘普里亞石橋(Kriva Ćuprija)

回程時,本來只是覺得莫斯塔爾老街-Onešćukova 的人實在太多
繞旁邊靠人潮較少的小路好了
結果意外發現這裡原來有迷你版的莫斯塔爾古橋!!
這座橋名為克里瓦丘普里亞石橋(Kriva Ćuprija)
橫跨內雷特瓦河的一條小支流 ─ 拉多博利亞河(Radobolja)
比古橋更早開工,1558 年就已完工,是一座試驗性的單拱石橋
據說興建目的就是為了後續建造古橋而進行的測試
它是難得沒毀於波赫戰爭的古蹟,但卻在 2001 年被洪水沖毀…
終究還是被重建了
克里瓦丘普里亞石橋

DSC_55360

拉多博利亞河兩岸景色 ↓

DSC_55370

整體來說,莫斯塔爾是我這趟行程中最喜歡的古城!!
不僅風景如畫,更有著深厚的文化氣息
一座充滿石造小房屋的可愛城市
有著優美弧線的古橋、多民族的宗教建築、碧綠豐沛的河流貫穿
歷經戰火,浴火重生,讓這座古城充滿魅力

在〈【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遊記】莫斯塔爾(Mostar) ─ 內雷特瓦河與古橋勾畫優美山城。土耳其風格建築/清真寺/世界遺產〉中有 2 則留言

  1. 終於喝到鼎鼎大名的土耳其咖啡,很不錯耶,比想像中好太多,配糕點剛好~~~我們好可愛,謝謝老闆娘幫我們拍照。小帥哥的煙囪卷是遺珠之憾啊啊啊啊啊啊

看完這篇想說些什麼

Scroll to Top